我家养鱼有几年了,可从没有遇到现在这样的情况.附近养鱼也是的.普遍性的死鱼,请哪位老师指教下?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49:35

可能是“感染综合症” 我是说可能哦

  危害情况:

  ①发病面积广,占养殖面积的20%左右。投喂颗粒饵料的精养塘发病率高于投喂菜粕的一般塘口。

  ②发病快,死亡率高。从发病到死亡3—5天,一星期左右就大批死亡,严重塘口10天左右死亡率高达60%以上。射阳县芦苇公司养殖银鲫2万亩,5月底开始发病,至6月7日发病面积达到70%,严重的塘口死亡率达到80%,有的塘口每天死鱼几百斤,损失相当严重。大丰市海丰农场养殖户焦士伟150亩养殖水面,亩放银鲫1800尾,合计28万尾,5月18日开始发病,5月23日开始死鱼几尾,5月25日50-60尾,5月28日死500-600斤,5月31日每天死1000斤左右,目前亩存活不足1400尾。大丰斗龙明天公司养殖户沈年华500亩水面,亩放银鲫1700尾,5月25日开始发病,6月1日死鱼20-80尾,至6月6日每天死鱼6500多尾,整个已捞死鱼3万多尾,且有继续漫延之势。

  4、病原体

  我们对病鱼进行了解剖分析未发现寄生虫症状,也未确诊为常规的鱼病。有关养殖单位邀请了鱼病专家上海水大校长杨宪乐教授、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及鱼药厂家、饲料厂家的专家教授进行会诊,初步排除肝胆综合症、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初步确定为细菌感染所至,其样本已经病害防治网络上传到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

  二、病因分析

  由于我们对病原体有待专家确诊,但发病塘口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塘口条件有待改善,水质差。发病塘口池水透明度普遍偏低,池水过肥,有的透明度不足10cm,水深有的不中1m,水源不好,换水量小,特别是老塘口,水质更差;目前正是鱼病流行季节,这样的水质发病难免。

  2、鱼种放养单一,放养密度不合理。由于放养密度一般1600-2500尾/亩,且塘口肥水鱼放养不足或不放,水质调节不好,水层利用也不合理,起不到互补作用。遇到恶劣天气,极易造成发病死鱼。

  3、鱼种放养时间偏迟,不进行冬放,普遍拖延至春放,甚至4月份才结束。鱼体体质差,易受伤,易感染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另外由于鱼种自给率低,鱼种经长途运输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