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帮我找个音乐家的名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6:42:58
以前听过一个外国古典音乐家的曲子,中间到最轻柔的时候突然来个重音。据说当时他开音乐会的时候总有一位老人在前面听,而且每次都睡着,后来,他很生气,他就在他的曲子中间突然来个重音,去喊醒那个老人。那个音乐家叫什么啊?他的曲子哪里有的下载,麻烦给个链接。谢谢!

这个作曲家是交响乐之父海顿,作品是海顿94号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就是你所说的突然来一个重音,让大家吓一跳!在当时是非常有新意的作曲手法!
  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本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3/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始终以第一主题(片段1)贯穿整体,其清澈的动机连接与围绕同一主题发展的结构,可以说是成熟时期海顿的代表性作曲手法。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即著名的“惊愕”的乐章。平缓的旋律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乐队的强音(片段2),之后又进入平缓的旋律。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曲调诙谐,音乐富有活力(片段3)。

  第四节章,终曲,急板,G大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主题具有鲜明的歌谣风味,略带有感伤的情调(片段4)。
  http://www.hongen.com/art/gdyy/amqbl/ga20401.htm

音乐家叫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1732年4月1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