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人物形象分析!高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30:36
我要一篇《红楼梦》里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文章。

最好是王熙凤、林黛玉一类的,比较少出现在作文里的。

初三学生的水平,600字左右。

一定要针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好结合特定的场景。

只要一个就可以了!最多不能超过两个。

要具体细致!!

谢谢!

(如果很满意,我会追加分的!)

孤苦伶仃的林黛玉

人,常常是孤独的,因其孤独,才依父母,依师长,依亲朋,依恋人,依妻子儿女,依兄弟姐妹。可是,生活在深宅大院中林黛玉却一无可依。
黛玉父母早亡,上无兄惜姊爱,下无弟尊妹怜;千里投亲,寄人篱下,孤苦伶仃之感自然尤甚。虽有贾母疼爱,但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比起对孙子、孙女的来自然又差了一层。尤其是当这两种疼爱产生冲突时,权衡之下,贾母自是舍此就彼。这焉能不伤黛玉那颗天生每天的心!
在大观园中,黛玉虽然可与众姐妹一同读书写字,呤诗抚琴,饮酒观花,玩笑游戏,但那些女孩子大多处在天真烂漫之时,对世事人情混沌无知。纵有一二稍通世事者,黛玉一己之情思又不宜与之剖白。她唯一信得过的知己便是贾宝玉。对宝玉她可以喜怒不隐,言笑无忌,随时随地放纵自己的感情。唯其信任宝玉,在宝玉面前她才有十足的霸气;自己愁了,恼了,烦了,可以把这些情绪一股脑儿泼到宝玉身上,而不管宝玉是否冤枉,是否承受得了。她对宝玉是至亲至爱,宝玉对她也是一片深情,但他们彼此的给予却不是对等的。黛玉把一片痴情放到宝玉身上,却没有得到宝玉全部的感情。宝玉每日被些团花簇锦围拥着,他对女孩儿的爱慕之心也无处不在:不光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而且见了任何清秀的女孩儿,他都会把“妹妹”忘却。黛玉见此,岂不痛煞!唯其痛,才有那些尖酸刻薄,才有那些思虑忧伤。更何况,每日相伴黛玉的诗书琴花等,又最是牵愁引恨之物,黛玉又是一早慧早熟者,平白无故还要自寻烦恼呢,哪里还经得起这些物事的招惹。愁肠百结又无处诉说,焉能不受煎熬!终日哀伤愁思,焉能不伤身体!久病缠身,焉能不使她这弱柳娇花过早凋萎!就此来看,黛玉早夭自是定局。
黛玉的悲剧源于其性格,其性格源于其身世。当然,根源之根源还是西方灵河边三生石上的一段前缘,罪魁祸首当推太虚幻境中的警幻仙子––––宝黛的这段苦缘,不过是她一时兴起玩的一个小小的风月游戏。

摘自“红楼品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