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护卫手的装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7:01:49
很想知道火炬护卫手的各部分装束都分别是什么作用?比如说黑色手套,还有腰间的小黑包,小黑包里具体都装了些什么,是用来保护火炬的东西还是私人的一些物品?如果有知情者的话详细说一下啊,谢谢啰!

奥运火炬护卫手的运动装是阿迪达斯,奥运火炬手的护跑人员也叫“圣火护卫队”,他们平均身高1米80,身穿蓝衣,行动敏捷,在每一个危险情况发生时,是他们用身躯保护庄严的圣火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
  圣火护卫队成立于去年8月,任务主要是看护火种灯和护跑。护卫队的工作必须遵循3条原则:一是保证圣火长燃不熄;二是保证圣火不受侵犯;三是保证圣火的尊严和纯洁。
  护卫队员随身携带着一些“宝贝”,这些“宝贝”就藏在他们的腰包里:开关火炬气门的钥匙、引火棒(将圣火从火种灯里引入圣火盆或者火炬)、小燃料瓶(补充燃料)。另外,他们还随身带着护照、几块用来补充能量的糖、擦汗和吐痰用的纸巾以及墨镜。
  而在火炬传递过程中,护卫队员是用自己的身体来保护圣火的。如果有人冲击队伍,他们就围成一圈,将火炬手和圣火保护在中间,用一名护卫队员的说法,就是“不能推他,不能打他,只能阻挡;胳膊挡不住,只能用身体去挡”。如果有人抢夺火炬,根据北京奥组委赋予的职责,护卫行动的目的也只能是夺回火炬,其他事情留给当地警察处理。
  护卫队接受过严格训练,首先是技能训练。火炬接力活动主要是手手传递。每天的第一支火炬由存放于火种灯中的火种点燃,一个地区传递完成后,要由火种灯保存火种,熄灭火炬。队员必须熟练使用引火棒,快速、安全地从火炬或火种盆中将圣火引入火种灯。
  体能训练是护跑的基础,圣火护卫在这方面的训练非常有针对性。比如说,他们会连续不停地跑上两三个小时,中间穿插礼仪动作。而针对在国内传递时可能要经过的山路,他们还进行了爬山训练,“7公里一圈,围着山绕3圈”。
  语言技能也非常重要。他们学习了一些国家最常用的、火炬传递运行中也用得着的语言。譬如,他们要学会用法语、德语等语言,说一些礼仪性用语,像什么“请退后保持与火炬手的距离”、“请不要拥挤,以免被火焰灼伤”等。
  此外,护卫队员还要学习运行当中的礼仪动作等技能。譬如,当他们举起火种灯或是“祥云”火炬的时候,标识一定要露在外面,以便让人们的眼睛和摄像机的镜头能够方便地捕捉到。在传递过程中,引导火炬手就位、递送火炬的动作,也都有一定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