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上总出现的“战国时代”是什么意思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16:12
请尽可能得给予详细解释,谢谢!
有这样一个例子:90后的小孩走进考场,使高考掀起“战国时代”……类似这样的“战国时代”是什么意思呢?

楼上的都理解错了!

楼主你举的例子是战国时代的引申义,即高考考场里的考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准备好了,个个胸有成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把一个
考生比作一个国家,在高考试卷上比拼、争霸,看谁得的分多,得分最高的那个人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独占鳌头,金榜题名,笑傲群雄,傲视天下!

战国时代,一,有可能指的是我国东周的战国时期。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周平王迁都河南安阳一带后,称之为东周。东周时期各个诸侯国开始大规模的兼并,最后剩下韩,赵,魏,楚,燕,齐和秦。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北起河套地区,南到百越,东起辽东含朝鲜一部。二,是指日本的战国时期,著名的人物,例如织田信长等,具体情况请您参看日本史。

战国时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战国时期,魏、赵、韩、齐、楚、秦、燕这七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发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秦国终于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七雄当中,为了富国强兵而竞相实行变法,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实行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人物在外交斗争中十分活跃。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互相促进,出现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业,而且造福后世。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随着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