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这句话的出处是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1:49:22
应该是佛教经典里的吧

但是是哪部经的呢 我还想看看上下文

应该是“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
楞严经宗通卷十
通曰。前妄计四大为不生灭。是堕常见。此破灭群化而依永灭。是堕断见。明中虚。虚中明。似现圆明。唯执定明中虚无。以无归为归。坐住空性。便落无想天果。舜若多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见。由于以空为因。故以空成果。此乃断灭如来种性。所谓蕉芽败种者也。外道以是为涅盘。去真涅盘千里万里。僧问云门。树凋叶落时如何。门云。体露金风。雪窦颂云。门既有宗。答亦攸同。三句可辨。一簇辽空。大野兮凉飙飒飒。长天兮疏雨蒙蒙。君不见少林久坐未归客。静依熊耳一丛丛。此岂无归为归者。所能窥其万一。玄沙上堂云。佛道闲旷。无有程途。无门解脱之门。无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际。故不可升沉。建立乖真。非属造作。动则起生死之本。静则醉昏沉之乡。动静双泯。俱落空亡。动静双收。颟顸佛性。必须对尘对镜。如枯木寒灰。临时应用。不失其宜。如镜照诸像。不乱光辉。鸟飞空中。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钟中无鼓响。鼓中无钟声。钟鼓不相交。句句无前后。如壮士展臂。不藉他力。师子游行。岂求伴侣。九霄绝翳。何在穿通。一段光明。未曾昏暗。若到这里。体寂寂。常的的。日赫焰。无边表。圆觉空中不动摇。吞烁乾坤迥然照。玄沙云门。洞见涅盘真体。本无生灭。发挥精妙若此。足令外道寒毛卓竖。

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总的来说,道教的思想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认为在“三界”和“五行”这个范围里虽然也可以超脱生死,但是有约束,不如意的,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脱离这个范围,不受这个范围约束,最终超凌三界,逍遥太清,就可以真正的自由自在,长生不老。

《后西游记》孙小圣对上中下三界灵神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官说:“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留你们干什么。”

此两句为佛教用语,原句应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

“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