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这个词主要指什么?出自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0:16:53

应该是出自孟子尽心下
主要指好东西广为流传

【注 音】
[编辑本段]
( kuài zhì rén kǒu )

【释 义】
[编辑本段]
脍,形声字,从月,会声,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比喻好的诗文或其他事物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和传诵。

【出 处】
[编辑本段]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用 法】
[编辑本段]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指作品等。

【示 例】
[编辑本段]
一部~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彩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闻一多《歌与诗》)

【注 音】
( kuài zhì rén kǒu )
【释 义】
脍,形声字,从月,会声,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比喻好的诗文或其他事物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和传诵。
【出 处】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海叙不遇》:“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用 法】
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指作品等。
【示 例】
一部~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彩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闻一多《歌与诗》)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
反义词 平淡无味
【典 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尽心下》,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春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