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国与郇国是同一个国吗?周初分封时,为何没有荀国记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9:55:04

荀国,侯爵,姬姓。存灭:桓九年见,后为晋所灭,以赐大夫原氏,是为荀叔。

郇国,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国于郇。存灭:僖二十四年见,不知何年灭于晋。

荀国即郇国,后灭于晋国。 姬姓程氏系出周文王少子荀侯之后。春秋时晋大夫荀骥的采邑在程,即古程国之地,今河南洛阳东,其后裔以邑名为氏。在春秋中期,程氏在晋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

但也有专家认为此不是同一国。

《汉书•地理志上》右扶风旬邑县下注有:应劭曰:“《左氏传》曰‘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郇侯、贾伯伐晋是也。”臣瓒曰:“《汲郡古文》‘晋武公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又云‘文公城荀。’然则荀当在晋之境内,不得在扶风界也。今河东有荀城,古荀国。”师古曰:‘瓒说是也。此旬读与荀同,自别邑耳,非伐晋者。”按,应劭、臣瓒所言之郇或荀,实为二地。颜师古已言明,《通典•氏族略》辨之甚详。《氏族略二》云:“郇氏,周文王之子封郇侯,或言第十七子。郇国故城在邠州三水东,其后以国为氏。郇音荀,一音环,今有环音之氏,而未闻荀者。”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僖公二十四注:“解县西北有郇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22页言:“郇,地当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不远之地。”则春秋之郇邑在今山西临猗一带。《氏族略三》言:“荀氏,晋之公族也,隰叔之后。荀邑在绛州正平西十五里。荀本侯国,姬姓,晋灭之,以为邑。荀侯之裔,亦以国为氏。”则荀在今山西新绛东北,与郇为另一封邑,在另一地。显然,不能因为春秋时在今晋南有郇或荀,就断定西周初之旬邑不在今陕西省境。上引汉宣帝时美阳出周鼎,证明此鼎所言旬邑应在关中及其附近,不可能在远至千里之外的晋南。况且,古代地名随封(邑)君迁徙而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在今陕西华县的郑,东周初迁至今河南新郑是一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所言文王子十六封国中的毛,“毛公鼎、毛伯敦盖并出扶风,似可推知毛公采邑西周时在扶风,东迁后在洛阳附近” ,也是一例。

简单分析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肯定是郇。你见过人们的姓氏中有几个是草字头的,把旬字加上一个打耳旁,作为一个姓氏没有比着更合理的了。
先鸡还是先有蛋,这是最简单的了,没有人生下来会去编草帽,更不会有人生下来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