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佝偻病?具体症状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55:16

缺钙——医学上称为佝偻病,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儿童四大常见病之一,过去认为仅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

  维生素D、钙、磷是维持骨发育、骨营养、骨形态的物质基础,而机体内垂体、甲状旁腺、甲状腺、性腺、肾上腺及肝、肾等组织器官则是维生素D、钙和磷代谢的调节系统,所以,当维生素D、钙、磷缺乏或这些组织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发生异常时,可出现维生素D、钙、磷代谢紊乱而致骨钙化不良与骨形态异常。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年龄阶段,这种骨矿化不良与骨形态异常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样,如在婴幼儿童表现为佝偻病,妇女为骨软化症,老年人为骨质疏松症。佝偻病又有婴幼儿佝偻病(0-3岁)、学龄前佝偻病(3-7岁)或青春期佝偻病(7-13岁)。

  佝偻病的发生发展除与上述生物学原因如维生素D、钙、磷的缺乏或代谢障碍有关外,还与社会因素如地理(纬度)、季度、气候、环境污染、居室条件、饮食卫生、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卫生、教育水平等有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佝偻病是人类在进化、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营养性、代谢性综合征,既是营养缺乏性疾病,又是代谢性疾病,更是一种生物-社会性疾病,其实质是骨矿化不良与骨形态异常。因此佝偻病防治既要重视生物学因素的调整,也要重视社会性因素的改善;不仅要补充维生素D、钙、磷等物质,更要注重脏器功能、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佝偻病属于中医“五迟”、“五软”、“鸡胸”、“龟背”及部分“解颅”和“疳证”等范畴。中医认为佝偻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失宜导致脾肾功能不足,累及心肺肝所致。所以,对其预防中医主张从加强孕期保健做起,孕妇要注意膳食营养平衡,有适当的户外活动;提倡婴儿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对其治疗中医认为以调补脾肾为善,同时注意益气固表,平肝清心。

  根治儿童缺钙,关键要标本同治。补充适量的钙,为治标;健脾和胃,调整胃肠的吸收功能,提高人体对摄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度,为治本。目前儿科常用的龙牡壮骨颗粒/咀嚼片,其配方中的西药既有钙剂,又有维生素D,服常规用量,每天可摄取300mg左右的元素钙;方中的中药调整脏腑器官功能,健脾和胃,滋补肝肾,让小儿增加饮食,充分消化、吸收、利用,使吸收的钙沉着在骨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