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决定意识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9:00:52
如何理解
我想不通

很简单哪
即是说,先有的物质,后有的意识。
宏观来说:
如果没有这个世界,也不会有地球的存在,没有地球,哪来的人。
微观的说:
没有人的身体,也就不存在你的意识和思维。
而意识和思维都是要受到物质的影响,比如,你看到了轮子在滚,才会想到,轮子会滚,因为它是圆的。
看到了水向下流,才会知道,地球是有引力的。
如果这些物质都没有,你的意识就什么也不知道,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才会有“物质决定意识”的说法。
这是现今唯物主义论的主导思想。

摘要: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曾出现过对物质对意识能否起决定作用的大争论,结果是肯定与否定双方难以说服对方而未有定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为核心词义蕴涵过宽,容易导致对其思想内容理解形成混淆。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尝试提出替代命题,进一步定位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关键词:物质 决定 意识 新探

一 引言:艰难的辩解
现行各类文献及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理解,普遍采用以下基本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精神现象是物质的派生物并反映着物质;物质世界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在社会发展中同样不是精神的因素决定物质的因素,而是物质的因素决定精神的因素,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生产实践的发展是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它科学地论证了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的关系。[2]

既要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同时还要承认意识具有相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也就是说,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辩正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基本观点。[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能反作用于物质……[5]

这些思想的直接本源,应当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马克思的《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