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应当如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5:21:40
在线
等.................................................................

从高中政治教材角度,
要求,依法有序,遵守法定程序和规则
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第一,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的一些行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就要积极做出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
第二,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义务,对公民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公民必须按法律的要求去做。
第三,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的某些行为。公民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就决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下列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
(1)扰乱机关、单位、车站、码头民用航空、市场、公园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秩序的;(2)扰乱公共汽车、火车、船只秩序的;(3)结伙斗殴、煽动闹事、谎报险情的(乱打110、119)。
2、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有什么危害性?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导致正常的社会活动无法进行,损害他人利益,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败坏了社会风气,到头来也使行为人自已受到惩罚,自食害人的苦果。
3、下列行为属于妨害公共安全:
(1)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2)故意损毁、移动覆盖物标志、防围的;(3)非法存放枪支、弹药、刀具、危险物品等管理规定的行为;(4)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
4、下列行为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1)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和公共场所的雕塑。
(2)损坏路灯、邮筒公用、电话等公用设施。(3)窝藏、转移、销毁、购买赃物。(4)破坏草坪、花卉、树木。
5、例:某某……………………属于什么行为?应受什么处罚?。

扰乱公共秩序
答:某某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妨害公共安全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的违法行为,应受治安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