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池山公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22:43
茂华集团淮安置业景都园 在 淮安的钵池山公园附近
请问是否开工了?

钵池山公园位于淮安市中心区东南,东连火车南站,西傍翔宇大道,南临经济开发区,北靠古黄河风光带。
  钵池山公园因山而得名,因水而生灵。钵池山 “盘纾凹曲,形若钵盂”,所以,人们称其为钵池山。唐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最早记载钵池山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传说周公子乔曾在此炼丹。
  周公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赋性闲静,喜好吹笙,常被凤凰和鸣之乐声环绕。他才智过人,15岁就把晋平公使者叔誊问得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后因政见与他的父亲不同出走,浪迹于伊、洛二水之间,拜浮邱公为师,在嵩山学道三十余年。道成择地炼丹,到淮水下游,发现了这个“幽远闲旷”的钵池山。公子乔便筑起炼丹台,在台下挖了丹井,井水清冽甘甜。金丹炼成后,饲鸡犬,鸡犬化成凤和麟,公子乔便驾凤携麟升天而去。
  李白《淮阴书怀》诗曰:“飞凫从西来,适与佳兴并。眷言王乔舄,婉娈故人情”,说的就是公子乔在钵池山炼丹飞升的故事。
  大家脚下是钵池山千年古寺景惠寺,位于山的北麓,建于宋太祖洪德年间,原称洪福寺,毁于兵燹。到了明代正统年间重修,规模宏大,气势巍峨。大雄宝殿、大王殿两侧各有24楹回廊,钟楼、鼓楼分列两端。这是毗卢阁,塑有千尊佛像,并有“峨然独耸”的藏经楼,有诗曰:“古寺嵯峨古道通,经楼高矗半天中”。景惠寺曾经很为煊赫,明英宗曾亲笔御赐“敕封景惠寺”5个大字。
  钵池山北侧的招隐寺建于明隆庆初,系自号“五游子”的苏州人郭第所建。郭第,字次甫,曾因反对权相严嵩几乎遭到暗害,于是遁迹钵池山修炼。当时淮安知府陈文烛有一幅米芾画的佛像并所书“如来髓、释迦骨、人不识、弥勒佛。米芾书”墨迹。郭促其寻人勒石,这尊“米元章画佛石刻”就安放在招隐寺中。
  登山远望,映入眼帘的是山子湖,湖水清浅,莲叶飘飘,红蕖袅袅,白鸥时高时下,渔帆乍隐乍现。湖畔芦荻萧萧,垂杨曳曳,有板桥可通渔村人家,好似一派典型的水乡风光。湖心有爱莲亭,始建于康熙五十三年。亭内供奉着传说僧人从云台山背来的观音像。亭周围广植莲花,菱莲争香,相映成趣。乾隆初,黄达《游爱莲亭记》说:“距淮阴城北十五里,水流潆洄,树木相蔚,有亭翼然,参差掩映,厥名爱莲,盖取周茂叙诗意而颜之也。”
  后来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黄河大水从淮阴老坝口冲刷而下,山子湖因而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