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革命风暴出现的主要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5:49:00
为什么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洲的殖民侵略加剧
而不是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展

有压迫就有反抗,一个国家要想发展资本主义,走上富强的道路,它的先决条件是独立的主权.
有独立才有发展.

两者并不矛盾吧,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得列强加紧侵略,且工业品挤掉土货,那么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就会出现起义;
而根据马克思的联系观: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因此亚洲各地的起义就汇成了革命风暴。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有许多国家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印度等地;其他地区,如土耳其、伊朗和中国等国的领土和主权也相继遭到侵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资本主义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使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这包括五次大的起义: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起义。后三次起义把这次亚洲革命风暴推到了顶点。其中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一次由封建王公领导的、以印度土兵(土兵:英国殖民者在侵略印度的过程中,雇用了许多印度人在殖民军队中当兵,这些人称为土兵。)为主要力量和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的民族大起义。从总体来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尽管各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旧式的民族解放运动,即领导起义的多为农民阶级或封建地主阶级,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不具备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改造社会的目标。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大、时间长、地域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各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究难以胜利。

一、亚洲革命风暴
1.历史背景
(1)19世纪上半期,亚洲大部分国家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其传统手工业遭到摧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
(2)亚洲国家的下层劳动人民除遭受本国统治阶级的剥削外,又遭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生活困苦不堪;一些有骨气的上层人士痛恨国家主权的丧失,希望赶走外国侵略者。
(3)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同殖民势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