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病毒是怎样复制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5:41:49
它的内部有DNA或RNA小片段吗?
蛋白质可以自我复制吗?
蛋白质可以“逆翻译”为RNA吗?

不含有DNA RNA

1982年普鲁宰纳提出了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质构象致病假说”,以后魏斯曼等人对其逐步完善。其要点如下:①朊病毒蛋白有两种构象:细胞型(正常型PrPc)和瘙痒型(致病型PrPsc)。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空间构象上的差异。PrPc仅存在a螺旋,而PrPsc有多个β折叠存在,后者溶解度低,且抗蛋白酶解;②Prpsc可胁迫PrPc转化为Prpsc,实现自我复制,并产生病理效应;③基因突变可导致细胞型PrPsc中的α螺旋结构不稳定,至一定量时产生自发性转化,β片层增加,最终变为Prpsc型,并通过多米诺效应倍增致病。

阮病毒的内部没有DNA或RNA小片段,它也不可以自己复制,可以简单理解为,阮病毒在正常人体内为细胞型(正常型PrPc),当有阮病毒侵入人体或动物体时,它会诱导细胞型(正常型PrPc)的蛋白质成为瘙痒型(致病型PrPsc),所以由于正常人体内含有阮病毒的正常蛋白质,它的功能就是诱导正常蛋白转换成阮病毒,所以其没有遗传形式,有类似于分子伴侣的功能,只要有正常人感染阮病毒就会由正常蛋白变成阮病毒,这的确很可怕,有点寄生的味道

1965年,布赖恩•科克斯博士(BrianCox)在酵母中发现了一种只有蛋白质参与的奇怪的遗传,他们把它称为[PSI+]因素([PSI+]element)。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里德•维克尼博士(ReedWickner)提出假说,认为[PSI+]和另一个遗传因子[Ure3]都是朊病毒,很快他们注意到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又称分子伴侣molecularchaperone)Hsp70,Hsp104等可以调控[PSI+]的形成。随后几个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出了氨基酸序列如何影响PSI蛋白质(Sup35p)在它的朊病毒和非朊病毒状态间转化。芝加哥大学的SusanLindquist博士认为,朊病毒转换在某种情况可能是有利的,这使得它们在进化中得以保留。

我们先从1982年普鲁宰纳提出的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质构象致病假说”说起,以后魏斯曼等人对其逐步完善。其要点如下:①朊病毒蛋白有两种构象:细胞型(正常型PrPc)和搔痒型(致病型PrPsc)。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空间构象上的差异。PrPc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