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旌的起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06:57
丧葬活动中铭旌的起源?

人死后铭旌这一习俗早已有之。宋高承《事物纪原·铭旌》曰:“《礼记》曰:铭,明旌也,以死者不可以别,故以旗帜识之。”

铭旌一般是老年人亡后,其子女请有官位的人题词,俗称请衔,并请人用七尺红绸子,以金粉书写亡者生卒年月和所请官人的职位、学位和题词,挂于比红绸子长的木板上,立于大门外,以让众亲友观看。除此,外甥、女婿等人也有给舅父母、岳父母铭旌的,但不请人题词。起灵时,把铭敷于棺盖之上,下葬后要把书写题衔等人姓名绸条取下,事后奉还给题衔人。俗传,活人姓名不能埋入墓内。

经学略说1 春秋记载
又《仪礼》铭旌用帛。《论语》子张书绅。绅以帛为之,皆非用帛不能书。惟...故太史公谓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而修《春秋》,盖六经之来历如此。 《...必当时别有记载,而本文则已亡也。此亦未删而已佚之证也。至如周代封国必...

铭旌一般是老年人亡后,其子女请有官位的人题词,俗称请衔,并请人用七尺红绸子,以金粉书写亡者生卒年月和所请官人的职位、学位和题词,挂于比红绸子长的木板上,立于大门外,以让众亲友观看。除此,外甥、女婿等人也有给舅父母、岳父母铭旌的,但不请人题词。起灵时,把铭敷于棺盖之上,下葬后要把书写题衔等人姓名绸条取下,事后奉还给题衔人。俗传,活人姓名不能埋入墓内。

很早就有了,具体是什么年代到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