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熟悉诗词的朋友来看一下,帮忙分析一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5:35:41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大家肯定不会陌生,现在我们一般用来形如爱人间的诚挚誓言,但有人说,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其实写的是战士之间的约定,说要一起死,而不是情人间,不知道大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
请大家畅所欲言!

三生石上有旧盟,是红楼梦中紫鹃用来形容宝玉和黛玉的,可是这个典故原本也是用来形容园观和尚和友人李书生之间的友情的;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用来形容教师奉献的诗句则恰恰是原本用来形容爱情的,这大概就是中国一种文化的张力与包容的体现吧,比较圆通中庸,可进可退。

句子都是慢慢演化的嘛,就象文字,按起初的比画你还能认得么。好的东西是可以互通的,而且在民间也并不是很讲究用语范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个人觉得,还是形容情人间来得合适。

那可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