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哲理的古诗,并写下包含的哲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36:42

宋朝苏东坡说:“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
所以可以看出 宋朝的诗作和前朝比较起来 明显的诗中蕴含丰富的哲理 所以找哲理诗 就看宋诗
类似: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以塘比书,以天光云影比书中的丰富内容,以源头水比喻书中清纯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源泉。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而前途又是光明的。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