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挠度”(建筑学里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38:00
什么叫挠度? 举几个实例解释下。好像跟 梁 有关。
小弟先谢谢各位了。

挠度是指在受力或非均匀温度变化时,杆件轴线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线位移或板壳中面在垂直于中面方向的线位移。通俗一点就是构件(常见的桥梁,受力横梁等)的变形。
  细长物体(如梁或柱)的挠度是指在变形时其轴线上各点在该点处轴线法平面内的位移量。薄板或薄壳的挠度(桥面或天花板)是指中面上各点在该点处中面法线上的位移量。物体上各点挠度随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称为挠度函数或位移函数。一般我们可以通过求挠度函数来计算构件的应变和应力。
  传统的桥梁挠度测量大都采用百分表或位移计直接测量。

挠度从通俗意义上讲即 构件的变形。比如20m空心板,设计单位的图纸上一般要求架梁时预拱度不得大于多少多少mm。 这里的预拱度也是挠度。

挠度就是构件弯曲的幅度。
就举简支梁的例子吧:一个梁,两端有简支支座支撑,在梁自重的作用下肉眼可能会看不见梁有弯曲的迹象(这个可以不计),但是在荷载(外力)的作用下,比如说这个外力作用在跨中,随着力的不断增大,梁会产生弯曲,那么弯曲后梁的轴线距梁弯曲前(有力的作用之前)的轴线的距离就叫做梁在这一荷载(力的作用下)作用下的挠度(即弯曲幅度)。

说白了就是在力的作用下的位移,
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梁的挠度是在外力左右下产生的弯剪内力梁形心偏移的一种形式。在柱等其他构件中同样存在,要灵活掌握。

挠度——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具体看链接!

挠度——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矢高比上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