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框图里面,为什么i有的时候等于0,有的时候等于1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2:53:32
举个例子吧.
题目是 设计一个计算20个书的平均数的算法
参考答案是这么写的

S=0
i=0
下面我就不写了
我很不能理解,i不是每次都=1的吗?为什么会变成0呢?
不是从第一个数字开始算起的吗?为什么会等于0呢?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题目大概是告诉你说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3.求面积
程序是这么写的:
INPUT“a=”;a
接下去的我就不写了
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要a=”;

第一个问题,关于i还是不清楚,最好再多写点程序上来。
第二个问题,input是跳出来的一个对话框,上面要你输入a的值。
“”中的是原封不动输出的。举个例子,程序中写“派”、派,输出时是“派”、3.14159……。所以跳出来的一个对话框上写s= (空格由你填数)

你这样不好学透VB,建议你装一个VB软件,把不懂的答案打上去,运行一下看看,自己再试着改改,那样学VB又快又简单。

在程序框图里,i多用在判断框里,后面紧跟的i=i+1就是计算程序执行的次数的。就像你举的例子——设计一个计算20个数的平均数的算法,程序应该是循环结构的,i=0或1是和后面判断框里i的条件相对应的:如果用的是当型(即先判断后循环)结构,若前面写的是i=0,则后面的判断框里就要写i小于等于19?(或i大于20?),若前面写的是i=1,则后面的判断框里就要写i大于等于20?;如果用的是直到型(即先循环后判断)结构,若前面写的是i=0,则后面的判断框里就要写i=20?(或i大于19?),若前面写的是i=1,则后面的判断框里就要写i大于20?。所以不论是i=0还是i=1,都是用来计算程序执行的次数的,只不过开始的计数点不同,所以要与后面判断框里i的条件对应好,这样才能保证记录的次数是正确的。

INPUT后面双引号里的是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比如电脑运行你写的那个程序的时候,屏幕上显示的就是引号里的字,即a=,用户就知道在a=后面输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2。

我来告诉你

i等于几都行,不同的题目i也不一样,如果是乘法,一般都是1,加法一般是1或0

第二个么,就简单多了,你登陆百度的时候,不是有"帐号:"和"密码:"在空格前面吗?如果没有他们,你输入以后也能登陆,但是前提是你知道这两个空是让你填写什么的,第一次使用的人肯定不会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所以输入的时候会有"帐号:",同理,输入a的值时,你的屏幕上显示的是"a="+空白而不是空白是为了让你知道你该输入什么了,当要输入的值很多时,"a=","b="...就很重要了,否则你有可能在输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