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4:46:48
嫡长子继承制可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为什么庶子不可以呢,他们不都是同一个爹??!!为什么要规定这种制度,如果不是这个也就没有母凭子贵,也就没有女人之间的争宠了??!!为什么为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半分;如无别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奸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绍全分。”
中国在秦朝以前曾是奴隶社会,爵位和封地财产结为一体,因此当时存在土地财产主要由长子继承的情况。在日本以及其他地方的封建时代,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欧洲封建社会的长子继承制,包括了长子继承财产,封建贵族的爵位和土地传给长子,其余的儿子因缺乏财产为谋生而沦为骑士。中国受井田制均田思想的影响很深,因而财产实行诸子平等均分。欧洲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为了防止家族封地和财产实力不因后代的分割导致变小变弱,因而财产也实行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曾一度在法律上规定诸子按照身份等级的不同实行不同份额的财产继承权。

皇位继承是有它的用意的。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一个贤君吗?不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国家的稳定比贤者称王更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中国人是不喜欢战争,尤其为了争权而引起的内战的。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皇位正统论?因为对于一个封建国家来说,有一个确定的人继承皇位,没有其他人觊觎,比一大堆所谓贤德的人去争皇位更重要。康熙朝皇子争储,搞得好好一个朝廷党派林立,国无宁日。一直以来,树立皇帝的威严和维护皇室的尊严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为了防止一些阿猫阿狗的都来觊觎皇位。如果人人都对皇位存在非分之想,那会是多么可怕的结果。即使最后登位的确是能人,也不见得能弥补争位时对国家人民造成的伤害。另外,国赖长君,立长不立幼也自然有它对于皇位继承人要求的道理。
问曰,王者之尊,能者居之?
答曰,非也,适者居之。

嫡长子继承制主要始于西周。
嫡庶之分的核心是使嫡长子在各种宗族权力的继承上取得无可争议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