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详细介绍一下二战德国的Z计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01:17

英国和德国于1935年6月18日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该条约主要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在潜艇方面,德国保证,保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45%。
一般认为《英德海军协定》合法地解除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至此德国在雷德尔的领导下开展了自己的造舰计划。之前的造舰计划内是1935年计划,之后由于希特勒保证在1946年不会动用海军参战,雷德尔提出了1938年计划即“Z”计划。1935-1938年计划是基于《英德海军协定》的基础上制定的,雷德尔一直认为其是重建德国海军的战略构想的蓝本,并不是针对英国作出的军备竞赛化的计划。
英国对于《英德海军协定》非常赞赏,海军元老贝蒂甚至在议会上公开赞扬德国人的精神,称其主动保持对英国的劣势是具有绅士风度的。岂不知德国人以此跳出了《凡尔塞条约》对他们的限制而大力开展了海军的建设工作。因为以协定签订前德国海军的实力来看,由于受到制裁,所谓达到英国海军的35%还有非常巨大的空间,这可以让德国人心安理得的发展一切可以发展的海军力量,英国人也没把德国人1935-1938年计划放在眼里。因为就算这些计划成功实施,德国人的海军实力也远不能达到《英德海军协定》所规定的上限,英国人只按照自己的方针来实施建造计划。事实上“Z”计划绝大部分没有落实,原因正是希特勒没有按照他给雷德尔的诺言行事而提前发动了战争,英国也无从谈起对“Z”计划的对应计划,就算“Z”计划完全实现,也要到1948年(Z计划预定10年完成,前提是没有战争),完成了之后英国也仍旧保持绝对的海军优势。所以英国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对应“Z”计划的造船计划,战前英国的造船计划却是针对之后的盟友美国的,典型的例子是“英王乔治五世”级就是为了针对美国新型战列舰而设计的,与德国无关。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海军重整旗鼓的前途也日益明朗。希特勒向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元帅允诺,在未来的建军计划中,海军在公平的分配中将占优先地位。这赢得了雷德尔和全体海军人员的拥护。雷德尔随即制定了一个代号为“Z”的海军建设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在8年至10年内建立起一支足以同英国进行海上主力决战的强大水面舰队。它包括10艘大型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8艘装甲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