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与地壳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2:53:05

地壳指的是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地质的一部分,是根据地球内部的不同组成而区分出来的层;
地表指的就是地球的外面,表面,是在地壳之外,不属于地质的组成部分,仅仅指地球表面的各种事物.

地表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地方—地球表面,而地壳是地表至下30千米地带。通过纵、横波对地球内部物理性质的差异来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表即我们日常所说的地球表面,地壳指从地表至其以下30米的地带

地表可以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单元,并且由此分化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

陆地是地表未被海洋淹没的部分,虽然面积仅占全球面积的29%,但它却是人类的栖息之地及主要的活动场所。人类自起源以来,就以陆地为生存依托,在陆地上生息、繁衍、劳动、并且使陆地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陆地是地球上人地关系最密切的人类家园。

浩瀚的海洋,被喻为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作为地球水圈的主体,海洋对于全球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随着人类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不断向海洋拓展,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日益重要。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也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壳(Earth Crust)

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化学成分以氧、硅、铝为主,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称为花岗岩层,亦有人称之为“硅铝层”。此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富含硅和镁,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称为玄武岩层,所以有人称之为“硅镁层”(另一种说法,整个地壳都是硅铝层,因为地壳下层的铝含量仍超过镁;而地幔上部的岩石部分镁含量极高,所以称为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两层以康拉德不连续面隔开。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地表、地壳、地幔哪里引力最大?为什么? 请举出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运动事例 地表径流、河、江三者的区别? 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流速 地表与大气层间的体积约是多少? 气态行星的地表? 地表的变迁 什么是地表的变迁 有趣的地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