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格激战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8:23:08

1991年11月28日,当时的南奥塞梯分离主义政府宣布独立自格鲁吉亚,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

1989年以前,南奥塞梯自治政府与格鲁吉亚之间基本上维持和平状态。但在1990年,正当格鲁吉亚开始迈出自苏联独立的步伐时,南奥塞梯议会却于该年9月宣布成立南奥塞梯苏维埃民主共和国,脱离格鲁吉亚成为苏联的一部份。格鲁吉亚国会的回应则是宣布取消南奥塞梯的自治地位。格鲁吉亚认为独立运动是苏联所煽动的,目的在于制造干预格鲁吉亚独立的借口,格鲁吉亚警察也与当地百姓爆发冲突,造成了死伤[20]。1991年底冲突扩大,造成约1000人的死亡,与十万名南奥塞梯人逃离家园,其中大部分的人进入了北奥塞梯。1992年1月,南奥塞梯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南奥塞梯居民支持独立。1992年,为了避免与俄国间的冲突进一步扩大,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南奥塞梯三方达成达戈梅斯停火协议,双方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交战双方同意组成俄罗斯-格鲁吉亚-奥塞梯混合维和部队,并于1992年11月6日,由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派遣一个团队进入格鲁吉亚监督维和任务[21]。自此至1994年中,南奥塞梯大体维持和平状态。2004年6月,局面因格鲁吉亚加强打击走私而再度紧张。一连串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十数人的伤亡。格鲁吉亚政府也指责俄国的维和部队偏袒南奥塞梯政府,并希望以联合国部队取代之。

格鲁吉亚在苏联解体后,逐渐向西方靠拢,接受美国的军事与经济援助,美国也依赖当地的油管,得以不经由俄罗斯领土输出里海石油至西方国家。格鲁吉亚不但是美国在反恐战争的盟友,近年来更积极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俄罗斯近年来凭其庞大能源蕴藏重新崛起,由于南奥塞梯地区是重要的能源运输路线,俄罗斯为防止北约东扩,即以南奥塞梯的独立问题牵制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进程[22][23][24]。

2008年4月,格鲁吉亚传出可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消息。双方冲突也因此一触即发。

[编辑] 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
主条目: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
2008年8月7日深夜,也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正式开幕的前一晚,格鲁吉亚出兵突袭南奥塞梯,并宣称包围了首府茨欣瓦利。支持南奥塞梯的俄罗斯随后与格鲁吉亚军队在边境展开激烈的战斗,俄军除派出上百辆坦克攻击格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