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突厥是现在的那个地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6:13:01

突厥是中亚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现在全球约有1.3亿操突厥语族语言的人,他们大多自称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后裔。这些人的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突厥是中国古代民族。先世源出于丁灵、铁勒。南北朝时铁勒原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后南迁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多山)。 突厥是铁勒的一部,以狼为图腾。5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徙于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 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以善锻铁被柔然称为「锻奴」。6世纪时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遣使向西魏献方物。546年合并铁勒部5万馀落(户), 势力逐渐强盛。552年又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隶制政权。最盛时疆域东至辽海(辽河上游), 西濒西海(今海), 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南临阿姆河南。「可汗」为最高首领,其子弟称「特勤」,将领称「设」。分辖地为「突利」(东部)、「达头」(西部)。可汗廷帐在东、西两部之间鄂尔浑河上游一带。汗国官制有28级。税法规定对普通牧民、黑民(战争中归附者)「徵发兵马、科税杂畜」。

突厥汗国最盛时疆域东至辽海(辽河上游), 西濒西海(今海), 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南临阿姆河南。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内蒙、辽西、外蒙、西伯利亚南部、中亚东部等广大地区
隋文帝时分裂为东西两部,其中西部由于唐朝的进攻以及回纥和黠戛斯的兴起而被迫西迁,大部分散落于今天的中亚、俄罗斯境内,其中的塞尔柱突厥曾经控制了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而西突控制下的铁勒一部奥斯曼土耳其人西迁到小亚,建立了奥斯曼帝国,其继承者是今天的土耳其
东部大部分被回纥人收编,另有一些被汉族融合

突厥原居高昌北之北山(今新疆博格多山),后迁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金山形似古武士头盔——兜鍪(m6u),其族俗呼兜鍪为“突厥”,因以“突厥”为族名。突厥人掌握冶铁技术,被柔然统治者称为“锻奴”。他们主要从事游牧业,随水草迁徙,以毡帐为居室,食肉饮酪,冬裘夏褐,披发左衽,善骑射,以角弓、鸣镝(响箭)、甲、矟(长矛)、刀、剑为兵器,重兵死(以战死沙场为荣),而耻病终(以病死床头为耻)。有冶铁、铸铜、造车等手工业,能纺织葧(bó白蒿)布(用蒿草纤维织成的粗布),善养马,突厥马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