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拳得起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0:08:32

洪拳的创始者——洪熙官
洪拳有北派洪拳与南派洪拳之分。南派洪拳又称洪家拳,属岭南五拳十三家中的五拳之首。这个拳派的来源有:一是出自少林寺,在明末清初分别由河南(北少林)、福建(南少林)传入广东;二是福建茶商洪熙官所创及经后世代代相传并融合南、北武术菁华所创一门风格独特的武术。这两种说法大致上都和少林寺有密切关系。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民间反清复明组织中的武术(天地会其实是洪门的别名,洪门之所以取名为洪门是因明太祖的年号是洪武,所以取洪为名,而在理念中明朝才是真正的父母,不以满清为父母所以指天为父,指地为母,所以又名为「天地会」。),并非一人所创或一门的武术,是融合各方反清复明志士的武术。这一派的武术风格有二,一是长桥大马、步伐稳健(气沉单田),长手长攻的大开大合武术;另一种是短桥窄马、步伐灵活(气随步走),短手近攻的贴身攻防武术。

老洪拳
[编辑本段]
又有南北地域之分。
洪拳,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
南方洪拳以五形拳闻名.北方洪拳以十(二)形拳(心意六合拳)传出.
南方洪拳先在广东流行,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南洪拳以龙、蛇、虎、豹、鹤五形编成。可以单形练习,如龙拳、虎拳、蛇拳等;亦可混合练习,如虎鹤双形拳、五形拳等。其特点:腿法比较少,步稳势烈,硬桥硬马,刚劲有力,以声助威。北派加上熊,猿(猴),鹞,鸡,鹰,燕,马等拳势,以四平大马,跳跃腾娜,闪展灵活,拳势威猛,大开大合。

洪家拳
[编辑本段]
洪家拳 南拳拳种之一。俗称洪拳,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广东流行甚广,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其流传区域亦广,如四川、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据说系清代民间秘密结社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洪门相传创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另传起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将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该组织以明太祖朱元漳年号“洪武”的“洪”字立门,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