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为什么贴3又3/4子(相当于7目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0:03:00
围棋为什么贴3又3/4子(相当于7目半)?
还有一个是下完之后写着胜几又几份之几``

这些是怎么计的?
怎么计算出来的?

棋盘上有19*19=361个点,按一人一半算应该各占180.5个点。
但是棋盘上不可能存在半个点,所以谁达到181个点就算谁赢。

不过黑棋因为先走,优势较大。为了公平,规则上决定贴给白棋7.5目。中国规则因为是数子法,所以贴3又3/4子。其实1子=2目,3又3/4子整好等于7.5目。(日本和韩国贴6.5目)

于是就得到下面的结果:
黑棋必须达到185个子才能赢,即:180.5+3又3/4子=184又1/4子。
白棋必须达到177个子才能赢,即:180.5-3又3/4子=176又3/4子。

假设黑棋最后连子带目共计186,那么186-184又1/4=1又3/4子,于是就说黑棋胜1又3/4子。

最早的围棋是不贴目的,直到近代的日本才开始先手方扣除先得利益来使围棋达到更公平的目的。(即先走的黑棋的优势要扣除)
而且贴目的具体数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早是4目(所以当时有白和棋胜),然后4.5目,之后又5.5目。出现半目的目的就是避免和棋。
现代围棋的发展是由日本开始的,所以中国规则以前的贴目也是换算自日本,为二又四分之三子(基本等同于5.5目)。
而最近几年才由中国引领,加大了贴目,加到了三又四分之三子,也就是7.5目。
计算胜负时候,黑达到185子即可获胜1/4子,白达到177子就可获胜3/4子。
至于贴的具体数目的得出应该归功于统计学吧,也就是对上万盘的棋局进行分析,征求职业棋手的意见等等。

着子完毕的棋局,采用数子法计算胜负。将双方死子清理出盘外后,对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
棋盘总点数的一半180.5点为归本数。一方总得点数超过此数为胜,等于此数为和,小于此数为负。
采用贴子方式的围棋竞赛,另行制定胜负标准。
有的地方两个人都不能下,就计为一人半子

这个很简单啊,贴3.75子为了防止和棋啊。具体计算方法嘛,就是赢了之后数一下黑子有多少,减去3.75,再减去180.5,就是你赢了多少子,如果为负数就是你输了多少子。这个180.5是棋盘总的交叉点361/2得出的。

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