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方与中央纷争的典型事例及解决方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22:18:23
如题

1. 汉朝时期,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郡县封过并存,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退恩令”结果,王国越份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 唐朝时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来充当禁卫军。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立通判进行监督。财政上,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时七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立中书省,简称省或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这种情况以唐朝和民国最多
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中央与藩镇经常因为节度使的继任人选问题发生战争,像潞泽与唐的战争
民国早期,因为不满北洋军阀的一些政策,各省经常独立,像护国战争,护法战争

汉朝时最多了 上百度查查吧

周 汉 晋 唐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