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3:43:29
①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①。子贡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③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②子路④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选自冯梦龙著《智囊》)
[注释]①府:指国库。②子贡:孔子的学生。③赐:子贡的名。④子路:孔子的学生。
14.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15.文中第②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年的鲁国法律规定,若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捉去作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赏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却不愿接受奖金

孔子反对他的做法。孔子认为君子作事可以移风易俗,行为将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作呢?现在鲁国富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创下了恶例,则大家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丢脸的事,则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风气,将要慢慢消失了

子路拯溺者 其人拜之以牛 子路受之 子喜曰 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鲁国法律规定,若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掳去的百姓,依例从国库支付一笔赏金给那人,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却不愿接受奖金 。孔子说:你的做法欠妥。凡君子作事可以移风易俗,行为将成为大众的典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荣,就随意去作呢?现在鲁国富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创下了恶例,则大家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丢脸的事,则以后还有谁去赎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风气,将要慢慢消失了

子路(孔子的学生)救了一个溺水的人,并接受了溺水者(为酬谢其救命之恩)送的一头牛。孔子高兴的说:“以后鲁国的人见溺水者都会去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救人是可以得到酬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