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帮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2:07:06
1.明清时期科举制中,院试第一名称( ),乡试第一名称( ),会试第一名称( ).殿试第二名称( ).
2.关中地区在我国古代是指( )以西的地区.

1.明清时期科举制中,院试第一名称( 秀才 ),乡试第一名称( 解元),会试第一名称( 会元 ).殿试第二名称( 状元 ).
2.关中地区在我国古代是指(潼关 )以西的地区.

---------------------------------------------------------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提问有点不对。院试应该是不取第一名的。
参考资料如下:

清於顺治二年(1645)实行科举取士。其制既承明制,又有所发展,是科举制的最完备的形式,包括有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

文科考试。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童试,为最初级的考试。清代的学校,和明代一样是科举的必由之路。府、州、县学的学生,称为生员。未取得生员资格的知识分子,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儒童或童生。童生要取得生员的资格,必须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总称童试。

经三级考试,录取的生员留州、县学者称州、县学生员,拨往府学者称府学生员。此外,清代的最高学府称为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分为贡生和监生两大类。贡生和监生都要在监肄业,并由国子监的官员定期进行考核。每逢乡试之年,在国子监肄业的贡生和监生,经国子监考试录科,即可参加乡试。各府、州、县学的生员,则参加学政主持的科试。凡名列一、二等及三等之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就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其他三等的生员或因故未参加科试的生员以及在籍的监生 、贡生,在乡试之年的七月,可以参加学政主持的录科考试;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的生员,还可以参加一次录遗与大收的考试,考试及格,也可参加乡试。

院试 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会元 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解元 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平均海拔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