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有什么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3:53:08

人民币大幅升值,出口减少势必影响经济增长,并加深失业问题。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几乎所有出口产业都遭受打击。不过享有外销低利贷款,外销退税,甚至以内销补贴外销的产业较没有受到此等优惠的产业,所受冲击相对较轻。享受优惠者多为比较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相关产业或地方政府为了争取补贴收入,而极力维持生产,这些无竞争力的产业都可依靠补贴勉强存活。而未受优惠者,则有不少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因无政府补贴而影响生产和出口,结果率先倒闭,造成反向淘汰,致使产业结构趋向恶化。

许多出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虽政府制定法律、规定加以防治,但不守法的业者,没有按规定进行防治污染投资,所造成的污染推给社会承担,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即使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这些企业的产品仍然可以出口。反之,守法的厂商因负担了污染防治的处理成本,相对前者缺乏竞争力,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无力出口而被迫倒闭,形成守法者遭受淘汰,违法者持续生存的不公平现象。

  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执行着价格转换的职能。若一国的汇率升值,则使得出口价格相对提高,进口价格相对降低,从而引起出口量下降,进口量上升,这有助于缓解对外贸易顺差的压力;若一国汇率贬值,则使得出口价格相对降低,进口价格相对提高,从而出口量上升,进口量下降。

  学者们一般利用弹性分析法分析一国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其中,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弹性分析法的核心。它假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的弹性。只有在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反之国际收支则会恶化。然而,J曲线效应认为,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贬值后一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虽然下跌,但外国对其出口商品的需求不会立即加大,该国的出口商品数量也不会迅速增加;与此同时,该国进口商品的数量也不会因贬值造成进口价格提高而立即减少。因此,货币贬值对扩大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要过若干时间后才能明显发挥出来。经济学家们对贬值后时滞期限长短争议颇大,从六个月到五年不等,通常认为是一年。对货币升值的效应分析也可依此类推。

人民币升值,变相提高了出口企业的产品价格,从而抑制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