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历史题.回答好的我会追加奖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0:05:05
1.分析隋唐时期为什么会在甘肃敦煌出现艺术宝库莫高窟?
2.纵观我过历史的科举制度,有人认为是利,也有人认为是弊。请结合史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呼 你这明明是高中的历史题 小朋友~

1.从汉代起敦煌就是我国和印度半岛 中亚文化的交流要地
从这里 我们大概可以看出 敦煌莫高窟的形成 与文化交流有关
隋唐文化的发展 使得这种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2.我国的科举制度 始于隋朝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得到很大的完善
这个时期的科举 很注重考生的各方面素质 对于选拔人才 从而达到
国家繁盛有着重大的作用 毕竟 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可以使得布衣之士
得到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
但是 到了后期 也就是明清时期 以八股取士 对造成官员腐败 政治混乱
而且思想落后 阻碍科技发展 间接造成清末的屈辱历史

2.科举的产生符合当时的国情,是利;科举的结束时已经不适合中国的发展,所以是弊。不能简单的说是利还是弊,要看具体的情况。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