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钠(味精)如何生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0:39:25

谷氨酸钠是鲜味剂味精的主要成分,以前用植物(如大豆)蛋白质水解法生产。1957年,日本发明微生物发酵法。

常用的谷氨酸生产菌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培养基为由豆饼(或马铃薯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二氢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的配制而成的培养液。将配制好的培养液投放入发酵罐中,通入98kPa的蒸汽进行灭菌,在冷却后加入菌种,即为接种。

在生产过程中,要连续通入无菌空气,人工调节发酵罐里的Ph值,温度等条件。在温度为30到37度,Ph值为7到8的环境中,经过28到32小时,培养基中就会产生大量的谷氨酸。把谷氨酸从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再用适量的碳酸钠中和后,经过过滤,浓缩,离心分离等步骤,便制成了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