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自成》有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9:24:50
要写清楚大概内容以及受到的启发哦!
紧急需要!~~~~~~~~

姚雪垠的《李自成》成书较早,应该在1980年代,闻名已久,近日得闲,把十卷本的《李自成》看完,书中很多情节曲折,故事感人至深,可歌可泣。但最主要的,还是李自成从顺利攻克北京到兵败山海关后迅速溃败,这个悲剧让无数后人思考。
李先从高迎祥起义,当年是十三家义军共同举事。高死后,李继承衣钵,以其军纪严明、“吊民伐罪”,因而能在无数次的艰难中挺过来。在商洛山中时,部队几乎全军覆没,还被瘟疫困扰,官军也在进剿,但由于理想或者说信念不灭,士气不落,终能走出困境。后来引来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红娘子等,军势也一天天壮大,不断攻克洛阳、开封等重要城市。但失策的是,始终没有采纳李岩的建议,在这些地方建立根据地,设官理民,恢复生产,与民休养。并且在后期,随着胜利一个接一个的到来,李自成头脑发热,想着称王、称帝,逐渐与下面的将领无形中隔阂起来,很多忠言不得进献,而阿谀奉承的话却容易采纳;又因首义的都是陕西人,乡土观念太强,只想着到西安定都,做唐太宗,不经营宛洛、襄阳等重要地方,没有自己的根基。在用人上,对李岩等河南将领始终在内心深处不信任。在成功得来太容易的时候,忘乎所以。以为北京攻克后,大明就算完了,江南可以一鼓而定,骄气实足。可在攻克北京、吴三桂招降失败,并与满洲兵勾结入关已经很明显的时候,心存侥幸,希望先克吴,后拒满。在兵败山海关后,则士气全无,一路溃散,李自成本人更是惶惶如丧家之犬,到后来更是对身边每个人都不放心,再后来更是因心疑而错杀李岩弟兄,实在是自毁长城。也为后来牛金星父子逃走埋下伏笔。牛金星身为丞相,为了保自己身家富贵,对李自成的很多错误不加劝谏,实在是亏对李自成对他的信任,在李自成要杀李岩时,为了自己保命,竟不加劝阻,还自己执行了对李岩的残害,对不起李岩当年在牛入狱时的营救。

从全书来看,李岩是非常清醒的,当李自成在西安定都的时候,建议暂缓进攻北京,先恢复已占领的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待根基稳固后在图北京,而且对满洲也比较清醒,不像都是绝大多数将领轻敌,可惜被李自成疑心而错杀。只想胜利,不想万一有挫折如何应对,这是李自成没有采纳忠言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可能李自成对李岩从来就没有信任过,除了陕西几个早期跟随起义的将领,后来跟他的都难得信任,这也直接导致后来自己离开白旺的部队,只带部分亲兵,最好被乡勇而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