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壁归赵的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4:14:44

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璧去换城.蔺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 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送回赵国。

蔺相如

蔺相如

主要人物
蔺(lìn)相如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lìn)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 。

示例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第一卷:“女故无利心,只求伪饰外观,终当完璧归赵耳。”

典 故
战国的时候,赵惠文王有一块叫做「和氏璧」的宝玉,被秦昭襄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赵国来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们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池,和赵国换取这块「和氏璧」的宝玉。”

惠文王一听:“这该如何是好呀?秦国这么强大,如果把宝玉交给秦昭王,他要是耍赖,不把十五个城池给我们;如果不给,秦昭王会不会一气之下派兵来打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大家看到惠文王这么烦恼,就有人提议:“我们去请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来,他一定会想到好办法的。”

蔺相如来了之后,惠文王第一句话就问他:“秦国要用十五个城来交换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蔺相如毫不迟疑的说:“秦国强,赵国弱,我认为您不答应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国拿了我的璧玉,却不把城池给我,那我该怎么办?”惠文王忧心地问。蔺相如马上接口说:“秦国要拿十五个城池来交换赵国的楚和氏璧,假如赵国不答应,那当然是赵国的错;反过来,若秦国得到了璧玉,却不把城池给赵国,那错就在于秦国了。因此,照我的看法,还是派人将璧玉送到秦国去比较好。”

赵惠文王觉得蔺相如说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么人去好呢?”蔺相如自告奋勇的说:“假如大王实在找不出合适的人,臣倒愿意前往一试。秦国如果守信把城给我们赵国,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食言,不把城给赵国,我一定负责将原璧归还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