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色不准、套规不准是什么意思?如何对它们进行调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5:10:30

不同印刷方式造成的套色不准现象解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包装印刷品因为具有艺术性、装饰性和美化生活等特点,所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更加明显。

  印刷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起新的质量竞争观念、改进工艺、加强检验、建立起具有特色的质量保证体系都是十分必要的。以烟、酒包装为例,现今的产品较之以往更加华丽、精美,工艺上日趋成熟复杂。以前一种印刷方式就能满足要求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个成型的产品往往要经过裁切、胶印、凹印、丝网、烫金起凸、覆膜上光、粘盒……多道工序,才能投入市场。那么解决多种印刷方式配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每个印刷厂家所必须面对的。

  在丝网与胶印的配套生产过程中,因为两种印刷方式的印迹不匹配而产生的套色不准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出现的原因涉及多方面,通过细致的分析,采用认真的工艺控制和自动调节技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耗,提高效益。

  一、印前设计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不仅要对色彩学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对各种不同印刷方式的优缺点也要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有的放矢,发挥长处,避开短处。只有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又拥有良好印刷适性的作品才能做得比较长久。在四色网目调的印刷上,胶印以其高分辨力、低成本当仁不让。而丝网印刷又能体现一些其它印刷方式所不能达到的特殊效果,如:布纹、冰花、磨砂等。凹印兼有胶印的高速稳定和丝网的墨层厚实等特点,可运用到大面积的底色印刷中去。

  在胶片的制作方面,丝网因其自身具有拉伸性,在制作与胶印1:1套色的胶片时,主要套色图案应做得比胶印胶片略大一些。这样在实际印刷中,发挥丝网墨层厚、遮盖强的特点,可有效避免漏底漏空现象的出现。在工序色次的安排上,则根据印刷机的速度、稳定性等特点,尽量遵循先胶印后丝网的原则。

  二、胶印印前控制

  在多道工序的生产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做好印前控制把隐患消除在萌芽尤为重要。这里我们主要是控制胶印的印迹。通过调整胶印滚筒包衬纸的厚度,可以调节胶印印迹的长短。用这种方法把胶印印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