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内切酶是智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例如GATT)还是边缘的两个核苷酸?(例如G```C)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23:24:08

限制性内切酶是能识别序列!它有一种对应!就是A~T,C~G,比放说一个序列是—AGCTGC—,而与之匹配的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它,就从这个序列的两边,也就是生物中磷酸二酯键!所以讲了这么多!你的答案就是前者!

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重要切割工具。科学家已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了许多种限制酶,并且已经商品化,在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根据限制酶切割的特点,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切割部位无特异性的;另一类是可特异性地识别核苷酸序列,即只能在一定的DNA序列上进行切割。这种能被特异性识别的切割部位都具有回文序列,也就是在切割部位,一条链正向读的碱基顺序与另一条链反向读的顺序完全一致。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多数是后一类酶。限制酶在特定切割部位进行切割时,按照切割的方式,又可以分为错位切和平切两种。错位切一般是在两条链的不同部位切割,中间相隔几个核苷酸,切下后的两端形成一种回文式的单链末端,这个末端能与具有互补碱基的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连结,故称为黏性末端。这种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多。另一种是在两条链的特定序列的相同部位切割,形成一个无黏性末端的平口。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一级和二级两大类。在基因重组,基因解析方面广泛使用的是二级,一般情况下识别由4~8个碱基构成的特定序列有选择地将其切断。一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则跟特定的碱基序列结合,切断位置上不具有特异性。
以典型的二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为例,识别5’-GAATTC-3’这一序列(双链中的另外一条链为3’-CTTAAG-5’)将各链上连接G(鸟嘌呤)和A(腺嘌呤)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切断生成两个DNA的断片。
由该例子可见,在许多场合,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地方是一个回文序列(palindrome),在这个位置上呈锯齿状切断后给生成断片的末端一个单链部分(叫做附着末端)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的断片的末端是互相吻合的,所以使用连接酶就很容易把这些结合起来。这就是 “剪刀与糨糊”这种说法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