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中什么叫 早旋 ?什么叫 晚旋?(晚旋如何产生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2:58:36
跳水中什么叫 早旋 ?什么叫 晚旋?(晚旋如何产生的?)

体操运动员腾空前通过脚与地面的相互作用能产生旋转力矩,由此带来身体在空中的旋转称为“早旋”。跳水规则将“早旋”视为犯规。
  运动员腾起时只有绕横轴的翻转,“升空”后才通过手臂动作引起的身体纵向旋转称为“晚旋”。
  早在60年代国外已有人完成直体空翻转体7200至1080“的技术动作,70年代初日本运动员家原又完成了单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0的下法,随后我国运动员又首次实现了“晚旋”技术。“晚旋”动作难度大,技艺新。
对于“晚旋”的技术原理,国内外至今议论纷云。开始英、苏书刊认为形成晚旋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髓关节的合理屈伸,直体后空翻多度数转体技术出现后,这种论点被否定了。后来苏联体育报又提出了转动惯量不对称的新理论。在国内则主要倾向于借助刚体定点转动模式,运用角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我们知道,体操运动员腾空前通过脚与地面的相互作用能产生旋转力矩,由此带来身体在空中的旋转称为“早旋”。跳水规则将“早旋”视为犯规,运动员腾起时只有绕横轴的翻转,“升空”后才通过手臂动作引起的身体纵向旋转称为“晚旋”。其中的全部奥妙在于,随着运动员在空中将一条手臂突然“抛掷”过头,另一条手臂迅速挥摆到髋部,身体形态和质量分布的骤然变化和不对称带来旋转轴的倾斜。为了满足角动量守恒,身体必须将总角动量中多出的一部分转化为纵轴旋转。所以,跳水中“晚旋”的角动量是从离开跳板时身体绕横轴的角动量中“挪用”过来的,此时身体绕两个轴旋转的角动量之和等于初始的总角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