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体现奥运精神的运动员精神的事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49:43
运动员的事例!最好是刘翔的。
2008奥运会上的

刘翔的不能承受之重

国人期待的北京奥运会含金量最高的金牌——刘翔因伤退出了飞人大赛,国人无不惋惜。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为此给刘翔发去了慰问信,人们在送给刘翔极大的安慰外,也发出了不尽的哀叹,一时成为今天、甚至今后一个很长时期的新闻焦点。在此,本人除对刘翔的意外退出表示理解和安慰外,最想说就是我们不必惋惜过甚、哀伤过甚,更不必把刘翔的退出看得过重,而应该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刘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刘翔的退出比赛。如果我们把这场比赛看得过重,把刘翔的金牌看得过重,不但不有利于刘翔的伤病恢复,相反还可能毁了刘翔,毁了我国的体育事业。
体育比赛,说到底就是一种竞技游戏。有比赛就有输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人不会永远年轻,更不可能永远没有伤病。特别是作为竞技体育,运动员发生伤病的亲几率是很高的,加之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和其它一些主客观条件的因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竞技状态也不可能永远处在一个水平上。中国的竞技体育,虽然已经很强,但严格地说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一些项目上,差距还相当大。为什么我们把刘翔的夺冠看得如此之重,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的田径项目一直很弱,别说跻身世界前列,就是能参加决赛的运动员也屈指可数。也正因为如此,刘翔的出现似乎使我们看到了一点曙光,在世界短跑项目上占有率一席之地。在此情况下,国人就给刘翔寄予了很大希望,把刘翔在奥运会上夺冠看得过重,这反而给刘翔施加了很大压力。
我们可以看到,在国人的眼里,刘翔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标尺,一个为国争光的符号。这样的压力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好象是压在他身上的一个十字架,你想推开它是不容易的,或者说是不允许的。我们可以想象在最近几年来,刘翔身上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多重。他每一次参赛,都吸引了国人的目光,每一次参赛似乎都是为国家荣誉而战,每一次参赛都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样的压力别说是对一个人,就是对一个机器都是十分沉重的。你想休息,你想歇口气似乎都不能,也不允许,只能顶着压力向前向前。但人毕竟是人,吃五谷杂粮长大,谁也不可能保证没有伤病,没有疲惫,没有低潮。这样的压力对刘翔来说,的确有难以承受之重。
理解刘翔吧,同时也理解其他的运动员吧,我们不可把体育的胜输看得过重,把运动员的失误、失败看得过重。体育就是体育,在为国争光的同时它更是一种游戏,没有必要承受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