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月宝宝尖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0:11:00
宝宝现在十一个半月了,能坐,坐的时候,双手撑地,会撑起整个上半身,屁股也会离地,但不会爬,一爬就后退,练习过,但过不了多久,她就不干了。还有点尖足,在她三个月的时候就有这种情况了,那时候她喜欢在大人脚上蹦,到现在也一样,蹦的时候双脚就是踮着蹦的,现在走路,也是走两步就开始踮着脚开始蹦了,但她走的时候有时两条腿绞起的,就是交叉,站的时候偶尔也会有这种现象。站立也不是很稳,膝盖及脚踝处有时不拐一拐的,有人扶的时候,可以站一会,但过不了多久,就东倒西歪了,她很好动。不会是她们说的脑瘫吧!
去医院打预防针体验时,医生也没说什么,就要我们练习爬。
宝宝很聪明,你要她拿东西给你,她会伸手给你,奶瓶的盖子她打开后,还会把盖子再盖上去,拣小东西,也做得很好,自己拿小馒头吃,捡瓜子啊,饭粒之类,在早两三个月前就做得很好了。
真的很担心,又不会爬,走路有尖足,不是脑瘫吧?是发育有问题么?
我需要这方面的专家帮我解答,或有同感的,不需要粘贴来的答案!

大夫说的没错。你家宝宝能走两步,那就说明神经可以自控,能蹦的话,协调能力也可以。学习爬行时最佳选择。宝宝这么聪明,你还怀疑人家脑瘫,小心宝宝心里委屈,长大了和你算账。开玩笑了啊。

由于婴儿发育刚刚开始,身体各组织十分薄弱,骨骼绝大部分由软骨构成,根本谈不上坚固。其骨骼特点是有机物多,骨质柔软。过早负重,对发育非常不利。

如果过早学坐,脊柱过早负重,由于脊椎骨缺钙柔软,背部肌肉不发达而松驰,自然会出现脊柱侧弯畸形或驼背,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可造成永久性体态异常。

倘若学走路过早,因下肢骨柔软脆弱,经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劳,下肢的血液供应也因此受到影响,故而容易导致下肢出现佝偻病似的“X”型腿或“O”型腿,甚至发生疲劳性骨折。

而你的问题就在这儿(想让孩子“O”型腿吗?让他过早走路吧)。别以为是夸大事实。问问身边腿型不好的人吧。看看他们小时候是不是早走路的“聪明孩子”。

因此,训练要根据孩子发育阶段的特点进行。一般而言,六个月以前让孩子学抬头、旋头、翻身,还可以躺在床上或摇篮里做婴儿体操;七个月的婴儿可依恃靠坐;八至九个月的婴儿可匍匐前进;十个月以后,可扶床站起;十一个月后,可让孩子独立迈步,但要注意适可而止,千万不可勉强让婴儿过早学坐学走,以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如果宝宝没有其他的问题应该还是正常的,宝宝刚学站或走路的时候喜欢踮着脚尖,不知道你所说的尖足是不是就是这样。

首先要明确孩子在孕期,出生过程中,出生以后有没有异常的情况?如果有情况的话,比较容易确认为脑瘫,如果没有情况的也不排除这种诊断,因为我的患者中有一部分也没有一点原因,也被诊为脑瘫.
根据您说的情况,就我判断,脑瘫的可能性比较大,相信您对孩子的喂养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排除营养不良的问题.孩子又有运动发育迟缓的病史,上肢很好不代表不是脑瘫,因为脑瘫分很多类型.根据您的描述,您的孩子应该是痉挛型截瘫,因为看不到孩子,我只能凭症状判断.这种孩子表现的就只是下肢问题,力量比正常孩子要差,两下肢的协调性差,交替运动完成不好.站立时会惦脚尖,行走时有剪刀步,这都是比较典型的痉挛型表现.脑瘫并不代表是智力问题,脑瘫是运动功能障碍,所以您的孩子应该警惕.要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