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三化学的一些疑问(沪教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27:45
1.为什么菜刀、镰刀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2.反应条件中的“电解”“催化剂”“(高温)加热”“点燃”等,用规律可循么?
3.一些化合物的变色有规律可循么?比如,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的颜色就由蓝色变为浅绿。这是怎么回事?我又能如何知道是怎么变颜色的?
关于第3个问,为什么都是讲“离子”呢?为什么不是原子?

补充:为什么大家都说是离子,这个跟化学键有关系。在溶液中,溶质中的化学键被破坏,致使溶质以离子的形态出现在溶液中。

对xclkmt的补充我有不同意见。
以HCl为例,HCl是共价化合物,并不是离子化合物,但是在它的水溶液中,是以H+、Cl+的状态出现的。并不是说离子就是离子化合物里面的。

1.这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开放性问答题,答案不唯一:
①铝的硬度没有铁的合金大;
②铝的密度比铁的合金小,在使用时重量不够;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若用铝制菜刀则容易引起食品的铝污染……

2.一般来讲,电解是用于反应物能量小于生成物的化学反应中;
加热、点燃是用于反应物能量小于生成物的化学反应中,其中点燃是反应物可以直接点的,而加热是反应物不可以燃烧或直接点燃的;
催化剂是进行催化反应的,适用于能和反应物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并且加速反应速度的化学反应中。

3.溶液的颜色和溶液中的离子类型与浓度有关。
一般来说,Cu2+显蓝色,Fe2+显绿色,Fe3+显赤红色,浓度越大,颜色越深。

修改:因为原子是单质啊,比如铁单质就是由铁原子组成的,但铁原子不显绿色,而离子是离子化合物里面的,比如硫酸亚铁里面不是铁原子而是亚铁离子。
1.因为铝的物理性质比较软,不好切菜什么的,而且铝制菜刀中的铝容易进入食物,对人体有害,会引发老年痴呆等.
2.规律不可循,但基本上电解什么什么东西肯定是要加电解的,这个题目中会有说明,催化剂也是,常见的记住,不常见的题目会有说明或暗示,高温加热什么也是要记住.
3.变色可以说有规律,因为有些金属离子是有色的,比如你题目中讲到的,硫酸铜之所以成蓝色是因为铜离子是蓝色的,而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所以反应了之后由于铜离子没了,而产生了亚铁离子,所以色彩发生改变.

1、因为铁的硬度大,耐磨损
2、它们是不同的反应类型,初三化学方程式不多,注意积累。
3、溶液之所以显色,是溶解在其中的离子的颜色,比如铜离子是蓝色的,溶液就显蓝色;与铁反应后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是浅绿色的,溶液就显浅绿色。另外铁离子是棕红色的。
化学是研究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