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初中化学问题 在线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1:13:55
1.为什么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2.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3.为什么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
4.原子本身有大小和质量,为什么用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原子的实际质量进行计算?

1、为了满足最外层电子数
2、得失电子
3、保证系数为正整数。
4、计算方便

因为氧元素外层6电子,需要公用2对电子,而氢元素外层有1个电子,一个氧原子需要2个氢原子来满足

离子是通过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微粒

这个方法我似乎没听过,没用过。。。。。。

实际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个质子的质量
因为质子质量约是相同的,所以吧1个质子的质量约去
拿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更简单

可以根据电解水生成的氢氧比为2:1,得知水中氢氧比
得失电子,注意的是,得失电子的可以是原子,也可以是原子团
因为得失电子是守恒的
也就是得到和失去的电子是相同的,而最小公倍数就符合让两者相同
便于计算记忆

1.没有为什么
2.原子得失电子
3.没有为什么
4.原子量的数值很庞大,换算成相对原子量计算很方便

实验得到的结果,符合客观事实
电子和得和失,产生阴阳离子
这是两者达到书写的方便,对实验的结盟果没有影响,为了研究的方便
同三也是一样的,太小了,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景影响数据的精确性

1.水是共价化合物
2.得失电子
3.单种原子总数要平,用反比最好
4.等到高中学了摩尔质量就没问题了,高中一般不用相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