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银子中,什么含银最高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24:06
银锭?散银?还是纹银呢?为什么呢?

纹银吧 看电视里 貌似纹银是比较要值钱的

应该是“宝银”

古代成色好的银元宝、银锭表面,会有细密的纹路,又称作“丝”或“筋”,当时人们会根据这些纹路来判断银元宝的质量。后来纹银成为一类高含银量的元宝的名称。
纹银:亦称“足银”、“足纹”。清代的一种标准银。《清文献通考·银币考》乾隆十年条:“凡一切行使,大抵数少用钱,数多则用银。其用银之处,官司所发,例以文银。凡商民行使自十成、九成、八成、七成不等,遇有交易,皆按照十成足纹,反相核算。”当时认为纹银成色很高故有“十成足纹”之称。其实纹银成色为935. 374‰,较之各地流通的宝银成色为低。故宝银折成纹银时,例须升水。如上海的二七宝银每枚重漕平伍拾两,折成纹银时,可升水贰两柒钱,亦即可折成纹银伍拾贰两柒钱。

在实际流通领域中的金属银,成锭者称“宝银”,即铸成元宝形式的银锭。由于各地宝银成色不一,因此在其前面冠以地名,或申水标准,如苏宝银、武昌宝银,足宝、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等等。“二四宝”即每五十两贴水二两四钱,一锭五十两的“二四宝”银锭折算为五十二两四钱标准纹银。宝银的成色通常全都高于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