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啥是理学?什么是理学中的“气”?什么是“理”?我为啥就理解不了这些东西到底是啥意思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7:29:55
高手帮忙指点哈!
再请问一下,谁能够把“理学”通俗易懂一点地诠释一下!!
真的不好理解啊
怎么简单怎么来,最好一看就明白的!

理学是儒道佛三家的融合的产物。是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完成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后形成的新的儒学,因主要是在宋明时期完成,又称为宋明理学~
所谓“理”,指的是万物的本质,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如四季的变化等),宋明理学学者又把“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认为人也应当遵守“理”,要是人不按“理”做事,就有了天理难容,伤天害理的说法~所以,所谓的“理”,是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无论是否有生命,在自然界中,“理”就是万物运行法则;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是宋明理学家的观点)。
“气”,可以理解为物质材料,也可以理解为人和万物,理学中有种观点叫做“理在气先”,字面解释就是“理”在“气”的前面,就是先有“理”而后有“气”,也就是说,是先有了客观规律之后才有了遵循规律运动的物体,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理气论”是一种完整,思辨的思想体系,并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道德,行为准则,主要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而进行的思想上的专制,用伦理上的东西将人们束缚,便于统治,以至于禁锢了人民思想,不利自由思想的传播,如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但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思想,如五常(仁义礼智信)等,我们需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客观对待
如果是为了学习高中历史中的宋明思想,理解这些就足够了,再结合书本和老师所讲,好好体会。说实在的,很抽象,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是高中生难以掌握的,在大学的哲学研究中倒可以去细细琢磨

看了楼主的补充,真的无奈,再帮你解释解释吧~
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有益内容,形成的新的儒学体系就形成了理学,说白了,理学就是更为先进的儒学。
理学家认为,“理生万物(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定律,任何事物都要遵守,“理”在自然界中就是万物运行规律(太阳东升西落,季节冬暖夏凉等);在人类社会中就是人行事的准则,一切都应该依理而行,否则就伤天害理,天理难容......理学家主要将理学用于人类身上,便于对统治阶级的统治。

1.中国古代哲学名
[编辑本段]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