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食熊蹯,不获而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06:06
斗且廷见令尹子常,子常与之语,问蓄货聚马。
归以语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见令尹,令尹问蓄聚积实,如饿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财用。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不是过也。公货足以宾献,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夫货马邮则阙于民,民多阙则有离叛之心,将何以封矣?
“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
“今子常,先大夫之后也,而相楚君无令名于四方。民之赢馁,日已甚矣。四境盈垒,道相望,盗贼伺目,民无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子常其能贤于成,灵乎?成不礼于穆,愿食熊蹯,不获而死。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
期年,乃有柏举之战,子常奔郑,昭王奔随。

原文在这里,我觉得很奇怪,成 这个人为什么临死前会想吃熊掌呢?为什么吃不到就死了是一件似乎很可怜的事情呢?谁能告诉我?
注意,文中“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中的“羞”并不是“羞辱”的意思,而是赠送、赏赐的意思

从令尹斗子文逃禄可知,成王为政,民多旷者,故大臣不敢取富,侧面说明成王非有道之君,而且成王用肉干、干粮羞辱贤臣,也证明他贪图口腹之欲,故临死会想吃熊掌,吃不到就死了,这是国家的悲哀!
其后又有令尹子常问蓄货聚马,一心聚敛财富,更是江河日下,世道败坏,结局可想而知!
仅作参考!

古代皇帝、王侯不知民间疾苦,曾有昏君问过:饥民饿死,“何不食肉糜?”
所以可想而知,自然会有王侯如是:愿食熊蹯,不获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