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人刘徽,自传《海岛算经》,专论测高望远。其中有一题是数学史上有名的测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25:04

算经十书之一。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刘徽撰,本为《九章算术注》之第十卷,题为《重差》。后来此卷单行。因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和远而得名。所有问题都是利用两次或多次测望所得的数据,来推算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的高、深、广、远。 全书共9题:

(1)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令后表与前表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取望岛峰,与表末参合。从后表却行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问岛高及去表各几何?答曰:岛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一百五十步。
[翻译:假设测量海岛,立两根表高均为5步,前后相距1000步,令后表与前表在同一直线上,从前表退行123 步,
人目著地观测到岛峰,从后表退行127步,人目著地观测到岛峰,问岛高多少 岛与前表相距多远?

术曰:以表高乘表间为实;相多为法,除之。所得加表高,即得岛高。求前表去岛远近者:以前表却行乘表间为实;相多为法。除之,得岛去表数。

(2)今有望松生山上,不知高下。立两表齐,高二丈,前后相去五十步,令后表与前表参相直。从前表却行七步四尺,薄地遥望松末,与表端参合。又望松本,入表二尺八寸。复从后表却行八步五尺,薄地遥望松末,亦与表端参合。问松高及山去表各几何?答曰:松高一十二丈二尺八寸;山去表一里二十八步、七分步之四。
术曰:以入表乘表间为实。相多为法,除之。加入表,即得松高。求表去山远近者:置表间,以前表却行乘之为实。相多为法,除之,得山去表。

(3)今有南望方邑,不知大小。立两表东、西去六丈,齐人目,以索连之。令东表与邑 东南隅及东北隅参相直。当东表之北却行五步,遥望邑西北隅,入索东端二丈二尺六寸半。又却北行去表一十三步二尺,遥望邑西北隅,适与西表相参合。问邑方及邑去表各几何?答曰:邑方三里四十三步、四分步之三;邑去表四里四十五步。
术曰:以入索乘后去表,以两表相去除之,所得为景长;以前去表减之,不尽以为法。置后去表,以前去表减之,余以乘入索为实。实如法而一,得邑方。求去表远近者:置后去表,以景长减之,余以乘前去表为实。实如法而一,得邑去表。

(4)今有望深谷,偃矩岸上,令勾高六尺。从勺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