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的概况,要简洁点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6 02:47:00
西安事变的概况和影响,别太长,别太短,尽量简洁,400字左右就OK,谢谢啦
悬赏分偶整高了╯﹏╰,给我整点精髓,废话地不要,就算是从百科里找也不要太长,400就够了啦,要精辟,别给我整出10000多字,想要悬赏分就整点精髓,OK?

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曾两次来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进攻红军,下榻于临潼华清池五间厅。张、杨二将军多次"苦谏"蒋介石没有成效,在这种情况下,密谋实行"兵谏"。东北军爱国将士在华清池后山上捉住蒋介石,即今骊山"兵谏亭"以南的山崖下。黄楼--位于省政府大院内,原是张、杨二将军设立联合指挥部的绥靖主任公署所在地。
蒋介石被捉后不久,即被解押在此,并在这里承诺停止内战,接受抗日的条件。自此,拉开了全国抗日的序幕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学良、杨虎城: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学良、杨虎城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学良、杨虎城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学良、杨虎城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