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骨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5:32:15
本人21岁因车祸06年腿断了,加的钢板,恢复得很好,08年5月份取得的钢板,7月份的时候晚上去洗手间不慎滑倒,造成大腿再次骨折,去了医院拍了片子医生说骨折,这次要加入钢针,做完手术一切顺利。做完手术一个星期就可以坐起来了,医生说可以翻身什么的。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我可以拄着拐下床走路了,腿也能弯曲90度了,什么时候可以不用拐?可以慢慢的走路。要是现在不拄拐行不行?

你的情况临床上也有类似的,就你现在而言应该小心加小心了,因为第一次骨折愈合近两年后才取出的钢板,两个月后又因一不小心造成了第二次骨折,说明你的骨折愈合并不牢固,骨痂生长的并不坚硬。现在刚刚做了内固定手术能坐能翻身是髓内针起的连接作用,并不是作的骨折长好了。可以下床走路,腿也能变曲同样也是髓内针固定而没有影响到关节。不要心急,按你的年龄骨折应该长得快才是,但事实中有很多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现在你的治疗应该服用特效接骨药,帮助骨痂生长。

术后尽早进行系统合理的功能锻炼,不仅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骨折愈合、防止毗邻末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所引起的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四肢骨折,尤其是关节及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最重要的是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训练。

早期关节活动度训练要以被动活动为主,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条件可使用持续被动活动机进行功能锻炼。术后3天可开始逐步加强主动的关节活动。康复训练要逐步加大并维持关节的最大活动度,切忌小范围快节奏活动,这样不仅无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而且对骨折局部也有影响。

肌力训练以主动锻炼为主。人体上下肢的功能各有侧重,上肢侧重于精细动作,这些功能的恢复是功能锻炼的重点。锻炼时要注意手指屈伸都要达到最大限度,以防止手部关节僵硬粘连。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但在下肢骨折愈合前如果过度负重会造成固定物松动、折断,所以下肢骨折的康复一定要遵循“早活动、晚负重”的原则。

股四头股是大腿前侧的一块重要肌肉,伤后和术后如果长时间不活动很容易萎缩,而且一旦萎缩很难恢复,直接影响功能康复结果。股四头肌的锻炼应以等长收缩为主,即肌肉收缩时关节不运动。锻炼时当肌肉达到最大收缩时要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再收缩,要练到肌肉酸痛为止,才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