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制剂的药怎样服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4:53:50
我正在吃一种胶囊制剂的中成药,个人觉得如果剥开外面的胶囊再吞服用是否比直接吞胶囊的药效好些啊??是否要更加利于胃部肠道吸收呢??我老觉得外面裹了一层无法使里面的药粉全部释放出来,怕没充分消化吸收完就排出来了,影响药效果!!

大家的建议呢??谢谢!!

其实你这样想是不正确的.胶囊在5度以上的水中,大概是3分钟就可以完全融化,而我们的胃一般的温度在30度左右,可以说融化是不会有任何问题.至于效果肯定比你直接服用要好,因为你从嘴里喝下去,他需要经过口腔\咽喉\气管等器官,才能到达胃被吸收,这样在途中会被大量浪费.直接原因是胶囊的药里面的成分很细微,是针对胃吸收而生产的,如果被直接服用,损耗比一般药大30%.最后说明下,一般胶囊的药是比较苦或对味觉伤害很大的,长时间口服对味觉有一定的影响.建议:立刻停止口服,伤害味觉,而且药的效果被大大打折!

穆药师提醒你:
胶囊的壳一般是明胶,胶囊到了胃中大约15分钟可以崩解成非常细的东西!一般不提倡除去囊壳,除非是婴儿或是吞咽功能不好的老人!不会有药效上面的区别!
胶囊剂:

胶囊剂系指药物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制剂。空胶囊一般均以明胶为主要原料,但近年来也曾试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钙、PVA、变性明胶以及其他高分于材料制成,以改变其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

胶囊剂具有下列特点:

①可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使其整洁、美观、容易吞服。

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胶囊剂与片剂、丸剂不同,制备时可不加粘合剂和压力,所以在胃肠道中崩解快,一般服后3~10min即可崩解释放药物,呈效较丸、片剂快,吸收好。如消炎痛胶囊剂与片剂分别一次口服100mtg,6例服胶囊剂者,平均在1.5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为6g/ml;另6例服片剂者,平均在2.5h血中浓度才达到高峰,且只有3.5μg/m1。

③提高药物稳定性。如对光敏感的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可装入不透光胶囊中,防护药物不受湿气和空气中氧、光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④能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如含油量高因而不易制成丸、片剂的药物,可制成胶囊剂,如将牡荆油制成胶丸剂(软胶囊剂)。又如服用剂量小,难溶于水,消化道内不易吸收的药物,可使其溶于适当的油中,再制成胶囊剂,不仅增加了消化道的吸收,提高了疗效,并且稳定性较好。

⑤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如将药物先制成颗粒,然后用不同释放速度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按所需比例混合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