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个三极管已进入饱和状态的定义到底应该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9:33:11
书上说当NPN三极管集电极电压小于或等于他的基极电压时他就进入饱和状态。但有的书说当基极电流增大而集电极电流增大不多或基本不变时,则说明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而此时却也有其集电极电压大于(甚至是大大于)基极电压的情况(比如开关电源中的开关三极管),而按前述的说法,当集电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时三极管应是处于放大状态的。那判断一个三极管已进入饱和状态的定义到底应该是什么?

估计2搂不是电类专业的,“Uce>0.7V就是饱和“是火星人的三极管吧,饱和电压pnp:vce>-0.3v
;npn:<+0.3v

临街饱和: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刚好达到正偏(不是Vbc>0,而是Vbc=Vbc(on),NPN硅管Vbc(on)=0.4V),。特点1:Vce很小约0.3V(Vce(sat)=-Vbc+Vbc=-0.4+0.7=0.3V),因此相当于C,E极间短路或电阻很小。2:Vce很小变化就使Ice急剧改变3:Ib与Ic在临界时仍可用Ic=βIb,但进入饱和Ic<βIb.
应从三极管的模型说:三极管可看作两个电路的叠加:
1:vbe!=0,vbc=0:的正向状态ic1=αf*IEBS*e^(vbe/vT)
2:vbe=0,vbc!=0;的反向状态:ic2=-αr*ICBS*e^(vbc/vT)
ic=ic1+ic2=ic1=αf*IEBS*e^(vbe/vT)-αr*ICBS*e^(vbc/vT)
αf:正像电流传输系数;αr:反向电流传输系数 IEBS:集电极短路时的发射结反向饱和电流ICBS:发射极短路时的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
放大状态:vbc<0,αr*ICBS*e^(vbc/vT)约等于0,因此ic表现出受vbe控制满足ic=ib*β;
饱和状态:当vbc由负值增大到正值并大于集电结导通电压(将集电结看作是二极管的pn结这样较易理解),αr*ICBS*e^(vbc/vT)的数值可与αf*IEBS*e^(vbe/vT)相比拟时由于,αr!=αf(!=不等于),不满足ic受vbe控制的单一指数规律,也就是ic!=ib*β,这就是进入饱和状态
具体的可查找BJT管的埃尔伯斯-摩尔模型

两本书说的都没错。问题是饱和时不会出现“集电极电压大于(甚至是大大于)基极电压的情况”。关键是测量方法。比如开关电源中的开关三极管在导通迅间饱和,但这瞬间万能表是显示不出来的,要用示波器才看得出来。

C对E的电压0.2-0.3伏,说明晶体管已经进入饱和状态了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
Uce>0.7V就是饱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