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0:38:09
求:《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读后感……
拜托啦……
以一个中学生的角度来写……

读《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有感

「死亡」对人们来说是一个自然现象,但很多人却回避提及「死亡」,视它为不吉利的字眼,更害怕它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在《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中,「死亡」成为了一门科目,一门人生必经的学科……

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个曾经在大学和教授打成一片的并怀有美好梦想的学生米奇,在毕业之后经历社会的风两冲刷后,渐渐成为了一个被生活、工作所操纵的机器,对自己以前所向往的和所关心的事物都变得淡薄。直到十六年后在一个偶然的节目中见到一个有学时期最喜欢的老师莫瑞的访问,得知他患病将死,于是由他前去探望教授开始,莫瑞和米奇就相约在每个星期二,为他上了最后一堂人生课程。

读着莫瑞的故事,我感到十分亲切,他是一位好老师、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位好丈夫和一位好父亲。对于生命中的事物,莫瑞都会有和我们一样的心情和感觉∶快乐、悲伤、痛苦、羡慕、疑惑……但是莫瑞在经历时是毫无保留的、尽情的、彻底的。而后,他就会和自己说我已尝过某某心情,接着,思考他将如何去解决困难或与人分享快乐。正因为如此,在他知道自己即将被疾病吞食而离开人世时,能由痛苦中挣扎出来,异与常人地去思考和面对,更将自己所思所想与人分享。但假如是我,想必只能深陷痛苦之中,更别谈去解决了。

莫瑞的故事使我顿受启发∶死亡是必然的,也许今天你们健康,但谁又能肯定死神不会在明天拜访呢?所以时刻准备死亡,那么你就会更珍惜现在。但这又不是消极的说法,这应是一种让我们正视死亡的方法。而在自己有生之年里,应当尽情去爱别人、关怀别人、去付出、去接受……

莫瑞说∶「学会死亡,就等于学会生活。」能面对死亡,就会更加享受生活,而人生也因此而更加灿烂且充满意义!